Posted on
有了小孩後,就是一種責任心使然吧,做很多事會開始希望對小孩的健康及環境是有益處的,所以開始儘量使用純天然的潔淨產品,其中一間是綠大地,也從那天後,像多了一個無形的朋友,對方偶爾都會傳來一些有趣的文章,雖然有時候蠻「冷」的,但真的往內一瞧,加上自己的衍生好奇,就會又多學了一門知識!
最近被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抬頭給吸引了…「為什麼現在的『化糞池』不會『化糞』?」

為什麼現在的『化糞池』不會『化糞』?

↑↑↑ 就是這篇文章,把我整個吸引…哈!堪稱屎尿文

啊…讓我第一個產生的直覺是…「為什麼化糞池要叫化糞池?」「化糞池應該要會化糞?」…就是這樣突如其來的好奇,我努力在google上搜尋「化糞池為什麼要叫化糞池」、「化糞池名稱的由來」…很神奇,我竟然無法在網路上找到太多的相關的知識,幾乎都被各大水肥公司的資訊給亂入,直到發現一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教材,才得到了一些瞭解
以下是教材的內容…分享給看官們長見識(如果你不覺得這營養的話,也別打我啊…哈哈哈),因為是節錄,所以有些跳躍啊…
如果改善河川污染的問題,要從污染的源頭管制起,那麼每一個家庭的住家底下,都應該有一座污水的分解槽,能將污水初步淨化,再排入污水管。從此從排放口到河川便有層層的保護屏障,屏障的第一道就是家庭式的分解槽,又稱為「化糞池」(Septic tanks)。

凡是落後的地區、疾病叢生的所在,最常見的原因,不是缺乏乾淨的使用水,就是不具淨化作用的化糞池。

近代的化糞池經常與尹霍夫(Karl Imhoff, 1876-1965)連在一起,故化糞池又稱為尹霍夫池(Imhoff tank)。其實歐洲在中古世紀已使用化糞池,中國於3,000 年前就在田間作化糞池,以用作田間施肥。化糞池為何要獨冠尹霍夫之名呢?尹霍夫是德國工程師,他發現當時污水的淨化處理,無論是流過土壤的「慢濾」,或是流經沙質濾床的「砂濾」,抑或是流過礫石的「快濾」,最大的困擾不在完工初期的處理成效,而在處理後不久的「淤泥」(sludge)愈積愈多,最終阻塞污水處理設施,產生惡臭。

於是尹霍夫將處理槽分成兩個單元,前一個單元讓污水淨化,並且讓淤泥沈降;後一個單元則讓淤泥進入,繼續消化分解,末了消化分解時產生的臭氣以專管排出。這種處理槽約3 公尺深,約能去除污水中的生化需氧量20-40%、懸浮性顆粒濃度30-60%,還能有效減少淤泥量,而且使用空間小,操作費用也很低廉。後來,這種處理槽逐漸成為改良型的家庭化糞池,也成為許多污水的現地處理措施。

太酷了!雖然我還是不知道到底是誰想出「化糞」這個字眼的,但原來早期的化糞池,是真的有分解淨化作用的啊…這種大概連老師都不會的冷門知識,原來是這樣有趣…與我們一般以為的化糞池不過就是一個裝著排泄的髒汙污水,裝滿就抽掉送走的髒臭空間不同啊
這句是維基的:「化糞池是一種小型污水處理系統,包括一個水池及化糞系統。污水在進入水池時,細菌會對污物進行無氧分解,並會使固體廢物體積減少,再經過沉澱後排出,水質污染程度就會降低。」
酷!多唸書原來還真的蠻有趣的,也原來我們在不停使用我們以為的化學清潔劑,處理我們以為的髒汙同時,其實是自己破壞了原本可能靠著細菌分解會乾淨的污水系統啊,結果破壞的結果,反而得花更多的銀兩來處理事後的結果
自從住進這個社區,參與社區的公共事物後,發現許多以前不會在意的大小事,其實都難搞複雜啊,光連維繫社區的污水系統正常運作就是一個苦差,不要說得知道什麼時候該要聯絡環保公司來處理,也還要面對一些覺得公德心事不關己的住戶,連著幾年跟清運時在現場盯場的委員聊起,化糞池可以撈出來的東西還真是五花八門,甚至連尿布都都有,只要能沖出馬桶糞管的,就是會有人就這樣的把它眼不見為淨直接放水沖了…也難怪別說化糞池可以潔淨,連活著都困難啊…

我拿了一張那篇文章中的圖片…各位看官,平常這等場景,你們都會覺得這些不會是你們事情對吧!我們社區的許多人窮其一生大概也不會覺得這是他該理會的情況,但可苦了我們這些熱心為社區做事的委員啊…有機會看看Discovery頻道的「幹盡苦差事」吧!雖然我們也不用下去,但得在旁邊一起和,你們多一點的體認跟公德心真的可以幫我們一把啊!
就從自己做起吧!多一些正確知識,多用一些對大自然友善的作法,如此可以對得起自己住的星球,也不知不覺對的起自己的荷包啊…
今天關於屎尿知識的分享到此…哈哈哈哈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评论链接可以 移除 nofollow.